望子成龙不对吗?
更新时间:2024-04-28 04:17:15

  摘要: 望子成龙不对吗?, 望子成龙不对吗?小伟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对他开始了早期教育。不可否认,小伟的确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孩子,7个半月就能说话,满1周岁时,他就能认100多个汉字、背出20多首简短的唐诗。为此,小伟父..

  望子成龙不对吗?

  小伟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对他开始了早期教育。不可否认,小伟的确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孩子,7个半月就能说话,满1周岁时,他就能认100多个汉字、背出20多首简短的唐诗。为此,小伟父母感到无比地欣慰和自豪,文化程度不高的他们下决心要把自己没实现的成才梦在儿子身上得以实现。

  因为学龄前小伟就掌握了很多小学阶段的知识,所以小伟上学后,自然被老师列入好学生之列。可是父母的期望值显然太高了。小伟明明已经做得不错了,父母仍然不满意,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觉得儿子还是不够努力。

  转眼小伟读初中了,父母担心自己的知识水平教育不了孩子,干脆把孩子送给重点中学的一对教师夫妻领养。在教师夫妻家中,小伟度过了初中和高中的6年时光,这6年期间,没有回老家和父母度过一次春节。在这样的刻苦努力下,他终于考取了一所一流的大学。

  小伟考上大学后,父母非常高兴,正式把他接回家,但是小伟却觉得自己对亲生父母没有任何感觉了,并且打心里非常不喜欢他们,他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把他当成亲生儿子,而把自己当成一种光宗耀祖的投资。

  大学毕业后,小伟没有找工作,因为父母觉得本科文凭根本不够,要求小伟一定要考取研究生,第一年不行第二年再考,考不上就不许回家。

  第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小伟因为准备不足放弃了考试,第二年、第三年的考试,小伟的分数远远达不到分数线,第四年,小伟的成绩距离分数线只差十几分,也落榜了。

  从第一年考研失败开始,小伟的精神状态开始出现问题,经常有些莫名其妙,说话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而且举止十分反常。在第四次的考研失败之后,小伟更是显得有些疯癫。那一年底,小伟回家过年,没想到春节后就被父母送到了精神病医院。

  对于儿子的精神失常,父母并不后悔,只是很痛心。他们一再表示,自己文化不高,所以希望儿子学业有成,他们的做法并没有错,只是儿子不能理解,加上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才造成现在的悲剧。

  望子成龙不对吗?这要看家长心目中的“龙”是如何定义的。如果只有在前文中提到的“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才算是“龙”,那么恐怕绝大多数家长都要失望了,毕竟“三高”人群只是我们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的健康、独立、快乐就是“龙”,那么这个目标就容易实现得多,相信有这种心态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更容易收获到成功快乐。

  由此折射出家长心态的问题。中国的很多父母有一种心态,就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因此,他们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理想加注在孩子身上,似乎孩子生下来,就是为了替自己圆梦的。这些家长,自己考不上大学,就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自己赚不了大钱,就要求孩子将来赚大钱;自己是普通劳动者,就要求孩子将来做高官……这些父母打着“爱孩子好”的旗号,让孩子承载自己的梦想,去做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事,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好”。这哪里是为孩子好呢?难道孩子真的只是父母“光宗耀祖的投资”吗?

  可悲的是,时下这样的父母太多了,超负荷的孩子也太多了。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不堪重负的孩子弑母、杀父、精神错乱的悲剧,也看到失望的父母将孩子打到昏厥、残疾,甚至失去生命的悲剧。悲剧何其多,难道还不足以敲响警钟吗?诚然,小伟的例子比较极端,但是中国有多少父母抱有跟小伟父母同样的心态?有多少孩子因为不能实现父母的心愿而暗自自责、失去快乐?悲剧没有发生,并不代表伤害不存在。下面的几点思考,希望能给父母带来帮助:

  ○ 你是爱孩子的真实,还是爱希望孩子所要成为的样子?不管你承不承认,你只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你自己最好的希望。

  ○ 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不是太高?如果孩子被支配、被指责得太多,就会变得脆弱、患得患失,害怕犯错误,害怕失败。为了避免失败,孩子会拒绝尝试,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 你是不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看作一个平等的人?如果你很尊重孩子,孩子是不会忍心让你失望的。要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自己的主人,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

  ○ 你是不是经常拿孩子跟别人比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片面的横向比较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行,失去自信,也失去自然向上的原动力。

  ○ 你是否在不自觉地宣扬“人上人”的概念?看见街上扫卫生的阿姨,就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也扫大街去吧!”自力更生的劳动不可耻,不要荼毒孩子的人格心灵。

  ○ 你是否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