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现象折射人性解放光芒
更新时间:2024-03-29 19:23:39

  香港《大公报》21日刊出文章《剩男剩女现象不是坏事》称,一项最新民调数据显示,如今仅北京“剩女”就突破50万人,且有增无减。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不仅经历物质脱贫,精神“脱贫”也在人性化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单身贵族”生活方式是不是可取虽然存争议,却可见人性解放的光芒。积极看待这一现象,有助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

  文章摘编如下:

  一项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如今仅北京“剩女”就突破了50万人,且有增无减,呈现出“滚雪球”之势。对此有专家说,“剩女”增多的原因主要来自六方面:一是忙工作错过了好时机;二是过于挑剔;三是个性太强;四是洁癖;五是因初恋受挫而“一回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六是虚荣攀比。笔者以为,这些只是表象,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病根”。积极看待这一现象,有助于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

  传统婚姻观已落伍

  事实上,“剩女”增多的现象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同样壮大的“剩男”队伍并肩而存。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被婚姻“剩”出的大龄男女,普遍面临着心理压力,因而才在其观点中带出明显的同情与怜悯。

  无可置疑的是,讨论大龄男女的“剩”现象,只能与婚姻挂钩,没有第二种选择。但在仔细审视之后却会令人惊讶地发现,问题的提出者与问题的对象之间,并不在一条并行线上,因而不具备对话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如何看待婚姻与性上,双方的立场和出发点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只有固守传统婚姻观念的人,才会对“剩”现象大惊小怪,提出如何规避“心理危机”的议题。其实,被“剩”出婚姻的很多人并非他们所说的那样,或是娶不上老婆,或是嫁不出去,而是在人性自由的鼓励下主动放弃了传统式的婚姻,选择了更加灵活的“单身贵族”式——独身未必独居,无婚未必无性。

  “单身贵族”的特征是:我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别人无权干涉,包括婚姻形式在内,都在表现为个性的张扬,未婚同居现象之所以会成为一种时尚,就是因为它顺应了新时代国民的心理,而且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因此,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性生理刚刚成熟的青年阶层,而且蔓延到几乎所有年龄段的单身男女。有关这一现象的事实存在,只要看一看每年的“情人节”玫瑰花和巧克力是如何的旺销,就足以见证其无形的魅力,传统婚姻观的落伍早已成为既成事实。

  分析人士认为,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人不仅经历了物质上的“脱贫”,精神上的“脱贫”也在人性化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剩男剩女”现象的骤增,就是对于传统婚姻观的一种反叛,同时也是对落伍了的婚姻制度的一种嘲讽。“单身贵族”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可取,虽然倍存争议,其中却可让人见到人性解放的光芒。

  婚姻制度与时俱进

  还应该看到,“剩男剩女”现象的加剧,并没有对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构成威胁,而是恰恰相反,在性开放与婚姻制度受到冲击的同时,中国人失去的只有僵化和保守,收获的则是人的个性和国民的创新型思维。

  未婚同居现象的普遍存在,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婚姻与性是不是一回事,爱不爱与结不结婚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内在逻辑。有关人士认为,婚姻与性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道理在于,性爱与情爱都是人的本能,不仅与生俱来无师自通,父权和母权左右不了儿女们的价值取向,就连人类文明游戏规则之一的婚姻制度,也左右不了男男女女的“一见钟情”。

  只要自觉自愿的前提成立,因为“爱”(无论是情爱还是性爱)而走到一起的男女,完全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别人已无权干涉,婚姻也只能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传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正在与“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形成尖锐的对立,而且与今人的幸福观和价值观背道而驰。站在这一视角上反观婚姻制度,就会发现躲藏在“剩”现象背后的老龄化思维,以及其中隐含的六大“病根”:

  (一)传统择偶观虽已过时,仍然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占有一席之地。应该从理性层面反对有损于人格的制度性干预,鼓励婚姻自主和个性独立,对于性与婚姻之间的独立属性,有关方面也应该持有清醒的认识。

  (二)“剩男剩女”现象本身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应该从舆论上加以正视,从政策上加以疏导,却不能用传统的婚姻观来束缚人们的手脚,尤其是对于那些即将步入“第二性特征”的青少年,不能再向他们灌输“非婚不能有性”的陈旧观念,让原本应该拿到桌面上的阳光行为,变成水下潜伏的“暗流”。

  (三)婚姻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因此,婚姻制度不能几十年不变,应该赋予其由新婚姻观所支配的时代新特征。

  (四)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当前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老龄化思维”。因为,方方面面都会出现不可遏止的老化趋势。中国的未来将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老龄化思维的风长,势必会阻止这一进程。

  (五)长期无视某种社会现象的普遍存在。应该主动关心性服务业中数量庞大的妇女们的生存权益。

  (六)持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在国民中催生浮躁心理,人文关怀的问题已经变得相当突出。适当增加一些包括“情人节”在内的人性化节日,有助于改善国民的心理生态环境,让不同活法的人(前提是不能危害社会和他人)都能够各得其所。

  总之,“剩男剩女”现象不是坏事,如何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已成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