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的治疗有什么新方法?
更新时间:2022-08-03 19:56:09

  什么是“痔”?

  “痔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与很多因素有关。目前主要以“肛垫下移学说”逐渐占主导地位,根据肛垫下移学说,痔的近代概念被阐述为“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而肛垫主要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作用。肛垫充血下移形成痔。

  痔如何分类?

  以肛门齿状线为界,痔可分为内痔和外痔。外痔的主要特征为疼痛瘙痒。而内痔的特征则以排便出血和内痔脱出为主。内痔根据发病的情况不同可分为I~IV期。

  I期

  便时出血,无内痔脱出,便后出血停止;

  调节饮食,肠道药物。

  II期

  便时出血伴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

  注射、冷冻等。

  III期

  便时出血伴内痔脱出,需手助回纳;

  手术治疗。

  IV期

  内痔永久脱出,无法回纳;

  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疗法:

  采用外剥内扎术切除痔核,仍是近年来常用的重度痔的治疗方法。但是,传统手术疗法所带来的术后疼痛以及较长的住院与愈合时间等,常常使病人闻之色变,而且其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尤其重要的是,手术中或多或少地切除了肛垫,因而有些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现象发生。

  治疗新方法(PPH手术):

  PPH的手术理论支持及适应症,最早由意大利学者LONGO于1998年提出,即吻合器痔上粘膜环。该手术通过环形切除齿状线上直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向上悬吊脱垂的内痔,使其不再脱垂,同时切断位于粘膜下层来自直肠上端的动脉血供,使术后痔核趋于变小并萎缩。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PPH手术的应用日趋广泛。

  PPH手术的特点及适应症:

  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显著减少术后出血,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显著加快康复周期。

  适用于严重的二度、三度和四度的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直肠粘膜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