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更新时间:2022-08-03 18:41:32

  一、定义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见于3-12岁儿童,以伸直型居多,约占90%左右。该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处理不当可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骨化性肌炎等。

  二、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儿有外伤史,伤后肘关节局部不能活动,肿胀明显。肘部骨性三角关系存在,表示未脱位。肘处于半屈位,肘窝饱满。有时可在肘窝触到肱骨骨折端。如因肿胀、疼痛重无法做仔细检查,应迅速拍X线正、侧位片以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损伤部位可出现局部肿胀、皮下瘀斑、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阳性。患侧肢体功能受限。是否存在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血管,注意周围软组织损伤,存在筋膜间室综合征可能,需做远端血运、感觉、运动检查。

  影像学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对患者使用X线检查时,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尚应酌情行体层片或CT检查。

  三、鉴别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需与肘关节脱位相鉴别。

  四、治疗

  本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的不同给于相应的治疗:

  1、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根据 2012AAOS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诊治指南,Gartland I型骨折,可通过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屈肘90°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

  2、手术治疗

  GartlandII型、III型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复位成功后,患儿肘关节应具有正常外形,并可以正常屈伸;复位成功后,患儿手指应能触及肩部。

  影像学验证复位效果:

  (1)肱骨前缘皮质的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

  (2)Baumann角大于10°。

  对于以下3种情况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1、多次手法复位失败者, 或由于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之间而导致闭合复位失败;

  2、骨折复位后失稳或简单外固定难以维持骨折对位的稳定性;

  3、伴有明显血管、神经损伤者。

  术后钢折弯剪短留置于皮外,无菌辅料包扎石膏托外固定。4―6周后经拍片检查,骨折线模糊或消失就可以拔出钢针,同时去除石膏托行肘关节功能活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