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囊结石的治疗现状
更新时间:2022-08-03 18:37:14

  关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尽管方法繁多,包括溶石,碎石,排石和手术等方法治疗,但其主要治疗方法仍为外科手术。然而在手术方面,近年来存在着两大观点争论,主要是切胆和保胆之争。主张切胆取石的理论乃由德国名医Langenbuch医生1882年所创。 在当时并无内镜技术的落后情况下,当时针对老式胆囊造瘘取石术后结石极易“复发”的弊病,他提出了“胆囊切除不仅因为胆囊内含有结石,而且还因为胆囊能生长结石,故只能行胆囊切除。”此即为有名的“温床学说”。100多年来人们奉为“圣旨”,尊为“金标准”。切除胆囊后无胆囊结石复发可能;但引发了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危险;然而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危险要远远高于胆囊结石。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于胆囊切除术后的种种弊病的大量临床报告,发现胆囊具有复杂和极为重要的功能,不可缺少和替代。胆囊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并且具有调节肝内外胆管内的压力和维持胆管内流体力学的平衡的作用。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一种现象和疑惑,患结肠癌的病例中,发现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Moorehead对100例60岁以上的切胆与100例不切胆病例分析,发现患结肠癌者分别为12:3,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促进结肠癌发生的机理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更多的胆汁循环影响了细菌的降解,由此产生胆盐池中的次级胆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变。

  关于复发的问题,随着内镜科学的发展,胆道内镜直视下保胆取石术式安全可靠,避免了胆囊造瘘术中“胆石遗漏”,减少了复发的假阳性。尽管如此,保胆术后结石复发仍是这一手术能否全面展开所面临的关键,与结石形成相关因素的存在使再发结石成为可能。有报道采用内窥镜行保胆取石术复发率小于10%,但未得到更广泛的科学临床研究支持。上海中山医院对792例在保守治疗下结石已消失的病人进行随访,1、2、3、4、5年和5年以上的胆石复发率分别为11.6%、22.3%、24.5%、36.4%、39.3%和39.6%.(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1799页)。保胆取石术后常规给予西药熊脱氧胆石酸口服预防结石复发,但长期服用该药物有较强副作用,对肝脏有严重的损害,而且无法解决复发的问题,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胆汁成份的变异,表现为胆汁酸盐含量相对过少而胆固醇及胆红素等成份过多,胆汁酸盐不足以溶解过多的胆固醇及胆红素,日久以后,胆固醇及胆红素逐渐析出并凝聚结石石,而该药物无法解决这个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

  胆囊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的炎症(表现为胆囊壁的厚度)及胆汁的成份构成有关。由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导致排空延迟,胆汁潴留,瘀积沉淀可形成结石。相反,如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固醇小结晶形成或胆红素钙沉淀形成,也可将这些有形成份及时清除出胆囊,避免了这些物质在胆囊内进一步增大形成结石,从而阻断胆囊结石的形成过程。胆囊壁的炎症增厚促使黏膜对胆盐的吸收增加,致胆汁中胆盐浓度降低,胆固醇成超饱和状态面易于析出结晶,胆囊壁的粗糙使胆汁中有形成份易于沉积附着,或以炎症脱落细胞为核心形成结石。可见取石后针对胆囊壁的炎症治疗及尽快恢复胆囊的收缩功能十分重要,是预防结石复发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