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健康】如何冬病夏治?
更新时间:2022-08-03 20:30:04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因此,一些冬季好发的疾病在夏季治疗,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哪些病可以“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对小儿哮喘、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免疫功能低下、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冬病夏治”效果好吗?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气候寒冷对人体伤害较大,加上人体阳气不足,很容易患上述疾病,且难以痊愈。而夏天是疾病缓解期,加上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旺盛,尤其在三伏天,人体皮肤的毛孔完全开泄,选取特定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去邪的效果。此外,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人体阳气相应最旺盛、宝宝患病较少的时候,此时容易接受调补,所以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

  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有内服汤药、中成药,内服药茶、药酒,食疗,药膳疗法,敷贴疗法,敷脐疗法,药浴疗法,膏药疗法,药熨疗法,热敷疗法,湿敷疗法,熏蒸疗法;推擦疗法,艾灸疗法,针刺疗法,耳压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体育疗法等,其中以敷贴、中药、按摩及食疗最常用。每种冬病都有具体的治疗方法。

  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根据“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每年三伏季节是天阳之气正旺之时,是用穴位敷贴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所谓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农历24个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此期间,人体毛孔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穴位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的功效。

  小儿“冬病夏治”常用方法

  一、敷贴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痛苦小,药物经皮肤吸收不经胃肠代谢,保护脏腑功能,副作用相对较小,比较适合儿童应用。穴位敷贴的时间是夏令三伏,每年的初、中、末三伏各贴一次,每次间隔10天,3年为一个疗程。敷贴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是所有儿童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

  儿童的一些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发作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在缓解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能达到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2.儿童敷贴时间不宜过长

  成人每次敷贴时间约6-8小时。儿童每次敷贴时间约2小时,以儿童皮肤承受度为限。

  3.敷贴期间有饮食禁忌

  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冬病夏治常须配合药膳食疗(如做菜常用生姜、常用茯苓山药煮粥等),禁食生冷以防耗伤阳气、少食肥甘厚味以防助湿生痰、慎食海鲜等发物以防诱发过敏。皮肤过敏或有破损或有疮疖者、疾病发作时、有严重疾病者、或经医生诊察后告戒不适合者,都不宜应用三伏贴。

  4.1岁内的宝宝一般不宜敷贴。

  二、中药内服

  “三伏补”须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如在冬季有咳喘气急等病症常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党参等以温阳健脾,化饮消痰;遇冷喷嚏、有反复感冒等病症常用黄芪、党参、白术、防风等以补肺益气,扶正固表;有腹痛、便稀、厌食等脾胃虚弱症状的小儿,常用山药、扁豆、白芍、焦山楂等健脾和胃;有四肢不暖、怕冷、生长发育落后等肾阳不足的小儿,可用补骨脂、菟丝子等。

  三、按摩

  1.按摩的作用

  (1)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相应的部位和穴位,具有良好的通筋活络,平衡阴阳,提高免疫,增进消化功能,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2)可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兴奋大脑中枢,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和智能成熟;

  (3)可促进宝宝抬头、爬行、站立等运动,促进小脑平衡功能及眼肌深部感觉的发育;

  (4)轻轻地按摩,即特定部位的抚摸,有利于母子对视和交流感情,有利于宝宝语言、视觉和认智能力的发展。

  2.按摩的方法

  健脾胃法: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宝宝在夏季容易患厌食、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若按摩相应穴位可以起到防治作用。方法是家长用中指按揉中脘穴(脐孔上方4寸。被推拿者大拇指横纹宽度为1寸),按3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摩腹部3分钟。让小儿俯卧,家长在小儿腰背部从颈部到骶部将脊柱两旁的皮肤捏起,向上提拿,重点是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第12胸椎棘突旁开1.5寸),共来回捏3-5遍。本法能健脾益胃,增进食欲,预防腹泻,促进发育。

  防感冒法:中医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为脾肺两虚,常用健脾补肺法。家长可先按摩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3分钟,再揉外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处)50次。接着按双侧足三里穴(髌骨下缘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各2分钟。以上方法有宣肺利窍,健脾固表的作用,可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治惊哭法:到了夏季天气炎热,常哭吵睡不安稳,家长可用拇指按压印堂穴(两眉间中点)50次,然后按合谷穴3分钟,最后用两手心推摩小儿面部20次。有安神定惊作用。

  3.按摩的注意事项

  (1)按摩的手法、操作次数及轻重要根据年龄大小,体质的强弱等具体情况而定,若用轻揉法,次数可以多一些,掐法要重、快,少一些;

  (2)推拿最适合3岁内的小儿,3岁以上也可以考虑。按摩时小儿不要太饱或饥饿,睡前操作较好;

  (3)夏季按摩时要注意在有空调的室内进行,避免中暑。

  四、食疗

  在夏季,多为疾病缓解期,则应以调补为主。有针对性地使用扶正固本的滋补药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调整免疫功能,以达到减少发作或根治的目的。故小儿冬病夏治的食疗就要着眼于“扶正补虚”。

  在夏季小儿新陈代谢加快,因此在日常膳食餐饮中要有充分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以保证机体的热能供应。蛋白质则要选择生理价值高的食品如乳类、蛋、淡水鱼、家禽等。亦可多吃些豆类及豆制品。虽然,小儿在夏季以“补”为主,但要以“清补”为原则。饮食要清淡,忌食滋腻厚味煎炸之品。常吃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等。

  以下介绍几种食疗方用于“冬病夏治”有良好疗效:

  人参蛤蚧粉:取白参30克,蛤蚧50克。先将蛤蚧去鳞皮及头足,以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与白参同研细末,瓶装备用。

  疗效:本食疗方可补肺气,纳肾气,止咳平顺。

  适用者: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属肺肾两虚者。表现活动时气短,哭声低微,苔白滑,脉细。每日2次,3岁内,每次1克,3岁以上每次2克,温开水冲服。

  人参核桃仁糊:取白参30 克,核桃仁250

  克,绵白糖50克。先将白参烘干,研成细末。将核桃仁研成粗末,与白参粉混合,兑入绵白糖,拌匀,瓶装备用。

  疗效:本食疗方可补益肺肾,纳气定喘。

  适用者: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属肺肾两虚。每天2次,3岁内每次5 克,3岁以上,每次10克,用少量开水调成糊状服食。

  黄芪炖乳鸽:取炙黄芪30克,乳鸽1只。先将乳鸽宰杀后去毛及内脏,与黄芪同入炖蛊内。加精盐、葱姜、料酒、味精等调料,隔水炖90

  分钟,即成,服食。

  疗效:本食疗方可补脾益肺。

  适用者: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及反复呼吸道感染1岁以上幼儿,证属肺脾两虚者。每周2次,连服1个月。

  冬虫夏草炖老鸭:取冬虫夏草10克,老鸭1只(1000克左右)。先将老鸭洗净,再将洗净的冬虫夏草纳入鸭腹中,加料酒、葱姜、精盐、味精适量,入锅中煮至老鸭肉烂熟,即成,随量服用。

  疗效:本食疗方可补肾益精,止嗽平顺。

  适用者: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及反复呼吸道感染1岁以上幼儿。辨证属肾阴亏虚者。症见活动后气短、易反复感冒,生长发育落后,舌偏红苔少,脉细。

  黄芪炖乳鸽:取炙黄芪30克,乳鸽1只。先将乳鸽宰杀后去毛及内脏,与黄芪同入炖蛊内。加精盐、葱姜、料酒、味精等调料,隔水炖90

  分钟,即成,服食。

  疗效:本食疗方可补脾益肺。

  适用者: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及反复呼吸道感染1岁以上幼儿,证属肺脾两虚者。每周2次,连服1个月。

  百莲化湿汤:取百合10克,莲子心10克,香薷10克,佩兰10克,淮山药15克,甘草5克,水煎服。

  疗效:有祛暑健脾养阴润燥的作用。

  适用者:适合阴虚有暑热的小儿。

  辛夷鸡蛋汤:取辛夷花3克,鸡蛋2只。先将蛋整枚打入沸水中略煮片刻,然后再加入辛夷花同煮2-3分钟即成。

  疗效:吃蛋及汤,可连续食用一周。

  适用者:对过敏性鼻炎1岁以上小儿有效。

  银香羹:取银耳10克,干香菇6克。先将干香菇煎汁滤去渣,再将汁以文火熬银耳至酥黏成羹状为度,加冰糖少许。

  适用者: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8个月以上幼儿。一日服完,可常吃。

相关文章

2024-05-08

2024-05-08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