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延迟出血的处理方法
更新时间:2022-08-03 18:41:02

  利用高频电摘除消化道息肉随着临床不断推广应用和手术器械及操作方法的改进,目前已成为可取代手术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出血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延迟出血容易误诊,应引起医患人员的高度重视。我院消化内科1995年5月成功开展了经内镜高频电凝摘除结肠息肉术,至今已治疗756例病人。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病例

  结肠息肉患者756例(男500例,女256例),平均年龄38.22±15.45岁,病史半年~5年。反复解鲜血便,腹痛、解粘液血便,腹胀、腹痛、偶有血便30例。

  1.2、治疗方法

  按常规肠镜术前准备(忌用甘露醇导泻),术前15min肌注阿托品1mg或654-210mg,所有病例在息肉处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非恶性肿瘤后,使用设备为Olymˉpus CF-40I结肠镜,FF-99内镜显示系统,Olympus PSD-20高频电灼器,圈套器,息肉回收器。常规进镜至远端息肉部位,多发性息肉分次由高位到低位切除,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较大的有蒂和亚蒂息肉,直径2cm的可直接用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约离基底部0.3~0.5cm,一次性切除。大于2cm的宽基底息肉可分次摘除或用尼龙圈套扎;扁平无蒂息肉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10000∶1肾上腺素盐水,每点注射0.5~1ml,致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小于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钳取。电凝指数30~40范围,每次持续3s左右,套扎处冒白烟或粘膜变白为准、反复凝切并逐渐收紧套圈,将息肉割断;息肉断离后,复查残基发白,观察10min无活动出血退镜。切下的息肉全部收回,并送病理检查。

  1.2、延迟出血的判断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及出血量的大小可表现为黑便或暗红色血便。小量出血:表现为黑便或暗红色血便(远端大肠病变),每日1~2次,每次量不多,无头昏、心慌、心率、血压正常,红细胞压积正常;大量出血:大量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血压≤90/60mmHg,心率≥110/min,红细胞压积0.3;中量出血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处理方法: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一般采用高频电凝止血、重新电切过长的残留蒂、局部喷洒止血剂或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盐水、电凝面涂护乳胶;给予抗炎、止血药;血液循环障碍给予输血补液等综合治疗。

  2、结果

  2.1、结肠镜检查及病理

  共检出息肉患者756例,单发息肉514例(68.0%),多发性息肉242例(32.0%)。直径0.5cm者469例(62.0%),0.6~1.9cm者187例(24.7%),2.0cm者100例(13.2%);分布于直肠241例(32.0%),乙状结肠218例(28.8%),降结肠96例(12.7%),横结肠76例(10.4%),升结肠95例(12.6%),回盲肠30例(3.9%);息肉多呈圆形或半圆形,有蒂或无蒂,粘膜表面光滑或糜烂渗血,部分息肉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病理表现腺瘤性430例(56.8%),炎症性160例(21.1%),增生性68例(9.0%),幼年性72例(9.5%),癌变26例(3.4%)。

  2.2 、出血并发症

  本组756例结肠息肉样病变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延迟出血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40.44±11.78岁,合并高血压病4例。出血时间为高频切除术后48h~5d内发生。出血情况:小量出血8例,中量出血4例,大量出血3例。14例内镜下止血或给予抗炎、止血药,出血停止;1例转外科,术中在内镜引导下止血成功。无1例死亡。

  3、讨论

  经内镜胃肠道息肉摘除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注射法、高频电圈套摘除术、热活检钳烧灼术、微波治疗、胃内冷冻技术、激光治疗、射频等 。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用范围不一样。但应用最广、技术成熟并发症少的是高频电凝摘除消化道息肉术。我们利用高频电凝摘除治疗结肠息肉756例,全部成功。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本组病理结果:组织学分型以炎性息肉为最多(18/30),其次是腺瘤(8/30),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国内学者 认为高频电凝结肠息肉摘除术的适应证是: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及腺瘤;2、2cm的无蒂息肉及腺瘤;3、结肠散在性、多发性息肉。禁忌证是:1、有消化道内镜检查禁忌者;2、2cm的无蒂息肉及腺瘤者;3、息肉形态或经病理检查证实有癌变者;4、多发性息肉病灶密集分布于某一区域者。延迟性出血在高频电凝切除术中发生率较低,一般为0.4%~2%,尤其是病变大于2.0cm者更易发生 。本组延迟性出血发生率为2%,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延迟出血分 析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电凝不充分;2、结肠息肉及息肉样病变蒂部直径2cm,套切不彻底,残留蒂过长;3、电凝面正好位于较大血管处,因电凝面继发感染;4、血管弹性差;5、切除后患者饮食、活动控制不好等。为了避免延迟性出血的发生,要注意高频电凝切除术前详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息肉大小、凝血功能、是否服用抗凝药等;术中根据病变的大小,选择好电凝指数,充分电凝;术后可用乳胶保护电凝面,并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量。

  综上所述:高频电凝摘除结肠息肉术方法简单,病人无明显痛苦,费用低,在严格控制出血并发症后,将是最成熟的内镜介入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