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及结果解释之三
更新时间:2022-08-03 20:13:02

  1、肿瘤标志物阳性就患有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阳性不一定就是患有肿瘤。若要确诊,还要进一步用CT、B超等方法检查。目前由于特异性100%的肿瘤标志物还没有找到,每种肿瘤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假阳性。引起假阳性的因素有:

  (1)某些疾病:炎症性疾病可使一些肿瘤标志物表达增加。肝脏良性疾病时AFP、CAl9-9、CEA及肾功能衰竭时CAl5―3、CAl9―9、CEA和PSA水平均会升高。

  (2)生理变化:妊娠时AFP、CAl25、HGH和月经时CAl25也会升高。

  (3)肿瘤手术或放疗/化疗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受到破坏或肿瘤坏死时某些肿瘤标志物产生增加,从而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测定,造成假阳性。

  (4)样本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与测定中所使用的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而影响测定结果。如自身免疫疾病病人体内有大量自身抗体物质,如类风湿因子(RF)就可以与肿瘤标志物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假阳性,针对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嗜异性抗体也可以干扰肿瘤标志物检测出现假阳性,而且干扰指标涵盖除PSA、f-PSA以外的其他全部项目都出现假阳性。

  (5)此外,还存在样本溶血、脂血等因素的干扰,被检者有炎症及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时都可以出现假阳性,有时检测结果甚至达到临界值的2倍左右。

  2、肿瘤标志物阳性其他检查未发现癌症就肯定没有癌症吗?

  在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常常有些人检查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之后进行其他各种检查却未发现癌症,怎么解释?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上面谈到的假阳性,另一种是真阳性。真阳性为什么其他各种检查又查不出癌症呢?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说明。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一部分细胞在癌变,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清除这些癌变的细胞,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一旦人体免疫力降低,瘸细胞清除能力减弱,癌细胞数量就逐步增加,直到形成肿块,这时我们才叫它癌症。

  由此可见,癌症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没有肿块时也有散在的癌细胞,散在的癌细胞或者直径在25px以下的癌块经超声、磁共振、放射等检查有可能发现不了,但癌细胞在不断分泌肿瘤标志物,因此,虽然癌症没有形成肿块,但肿瘤标志物可以阳性,这种阳性是真阳性,但其他检查方法无法发现。

  它的价值在于,如果在此时我们发现了阳性,应该是非常早,只有我们立即采取提高免疫力的措施,就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在下次检查的时候就可能是阴性了。有追踪观察发现,体检CEA阳性的人99%立即做其他方法检查没有发现癌症,但有5%的人在3~5年内发生了癌症。所以肿瘤标志物阳性还是不能轻易认为是假阳性,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肿瘤标志物阴性结果就不会有癌吗?

  肿瘤标志物阴性结果不一定表明病人体内不存在肿瘤。当产生肿瘤标志物的肿瘤细胞数目少;细胞或细胞表面被封闭;机体体液中一些抗体与肿瘤标志物(肿瘤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肿瘤组织本身血循环差,所产生的肿瘤标志物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时,也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如果对于高度怀疑或有明显症状的病人,检测到阴性值,则要考虑肿瘤标志物测定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的影响,建议进行重新测定,并结合其他检查,具体病情具体分析。

  4、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就不需要监测肿瘤标志物吗?

  在肿瘤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帮助了解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使肿瘤标志物含量降低,否则说明治疗效果不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研究在临床上还可以辅助诊断肿瘤分期,如前列腺癌的晚期病人血清PAP明显高于早期病人,检测血清PAP水平可辅助诊断分期,可以判断预后:肿瘤标志物含量的高低与预后成反比关系。含量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即使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检测肿瘤标志物。

  5、肿瘤治疗痊愈后还需要经常监测肿瘤标志物吗?

  肿瘤标志物可以监测肿瘤有无早期复发和转移,定期对治疗后的肿瘤病人进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如CEA对大肠癌、HCG对绒毛膜癌的监测。

  6.、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癌症是不治之症,一旦患上癌症就必死无疑。这种观念及印象使人们谈癌色变,讳“癌”忌“医”,不去医院求治,延误治疗时机。现代医学的进展表明,很多癌症并非不治之症。许多常见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肝癌、胃肠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生存期达l0~30年的不在少数,即使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恶性肿瘤,经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病人的生存期也明显延长,生存质量大大提高。